行星,又稱惑星、獲星,是指被恆星非法禁錮的、不能以核融合釋放三億的星體,這種星體被維持在一定軌跡上,既不能離開、又不能走去恆星處自殺,可謂「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」。有時行星又會效法恆星非法監禁一些較小的星體,這些繞著行星「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」的小猩猩我們稱為衛星。
總言之,宇宙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。
在2006年時,捷克布拉鋸舉行第26屆局部地區性多雲聯會通過決議,提出新的行星定義三點:
- 必須被恆星非法禁錮公轉
- 必須夠重,成為一個圓球形
- 公轉軌跡上只能有它一顆星在那邊哀哀叫,避免同時有兩顆行星在那裏抱團取暖激烈碰撞。
冥王星因此被踢出行星行列。冥王星在2008年又降級成呆子猩,所以太陽系已經變成八大行星。
你知道嗎?編輯
- 有些行星為了捱過無聊的生命,會在網上訂購呼拉圈玩,這種呼拉圈我們稱作星環或星圈。
- 地球本來不是行星的一員。
因為人類在哥白妮提唱日心說前以為是地球禁錮了太陽。
- 有些行星雖名為行星,但是脫離了恆星的魔爪成為流浪星體,比如流浪地球。也有距離恆星太遠束縛力很弱,甚至不被禁錮的行星,如尼比魯。
- 截至2010年代,仁類已經發現了2000多顆被禁錮在銀河系中的行星。
為了混淆視聽、並照顧那些沒熱情且幽默感
退化的人們,
維基百科有一個主題關於:
行星。